“造物者计划”是造物空间根据陶艺发展趋势,挑选不同类型的陶艺从业者,发掘与记录他们的生活与工作的碰撞。
以纪录短片和图文相结合的形式,呈现他们与陶艺之间的故事、灵感以及新生活方式。
后续如果有对“造物者计划”感兴趣的陶艺家或者你有想要了解的相关陶艺家——可以是对陶艺一腔热血的青年,可以是民间手艺人,也可以是在陶艺教育方面有见解的人等,请在后台留言告诉我们哦!参与有好礼相送。
廖灼华
手捏塑陶艺家
廖灼华,福建福州人,毕业于西安工程大学,纺艺专业;2010年辞去设计师工作来到景德镇成立陶艺工作室“大灼堂”。
01
/初识陶艺/
“2010年带着10000元来到景德镇旅游,没想到一玩就是13年。”
1万块在景德镇玩13年是什么体验?起初,廖灼华来景德镇只是为了找朋友玩,释放工作的压力。在一次与朋友的谈话中,聊到了他上学时经常捏泥人,现在拿到景德镇卖肯定很火!
他试着做了一批小泥人,拿到集市上售卖,不断有人在他的摊前驻足询问,掏钱购买。这是他在景德镇挣得第 一笔金,经此一试,让他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向,辞去了原本设计师的工作,定居景德镇开启了他的陶艺之旅!
从旅游到定居,廖灼华在景德镇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!
景德镇就像一个“乌托邦”,有故事有文化,它包容和接受所有人,收藏着和陶瓷有关的一切。许多阅尽繁华的人来到景德镇都会沉浸其中,他们享受小城市的烟火气,喜欢慢节奏的生活和安静自由的氛围。
“当时在公司做设计,辛苦做完一个设计之后还要经过层层审核,没那么自由。现在做陶艺了,自己说了算,想做什么就做什么。”
陶艺的魅力,是感受泥与火的艺术,更是没有束缚的自由。成为手艺人,做一个自由职业者,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陶艺工作室,独享手作带来的快乐!
02
/“拙”和“灼”/
“我喜欢拙一点,就像我的名字一样,可能这就是缘分吧!”
大“拙”至美:画家迷恋枯笔焦墨,诗人以拙句为奇作,匠人以粗朴成雅器……都带有独特的美感。
陶艺是泥土的升华,一件泥塑改变的是泥土的造型,但本质不会改变。泥巴就是泥巴,要有泥味儿,它来自于大自然,不会让你感觉到像玻璃一样光滑的质感,这才是一件泥塑作品的灵魂所在!
03
/关于泥塑/
“我想把中国传统的东西做的再时尚一点,让人接受的快一点,让年轻人接受的更快一点!”
当代陶艺人一直在做的一件事:让更多的人接纳陶艺,爱上陶艺!
他的作品将现代审美融入陶艺创作,打破常规,通过夸张甚至拟人的手法,针对其形态、神态等造型特点大胆创新,打造年轻人的陶艺空间。
04
/更多作品/